NVIDIA强调系统无隐患:无后门、无断网开关、无间谍软件
NVIDIA强调,其GPU产品绝不包含后门、远程关停开关或间谍软件。作为现代计算的核心,NVIDIA GPU广泛应用于医疗、金融、科研、自动驾驶、AI基础设施等多个关键领域,深入嵌入CT扫描仪、MRI设备、基因测序仪、空管雷达、智能交通系统、自驾车、超级计算机、广播电视系统、赌场设备及游戏主机等。 一些政策制定者和评论人士提议在硬件中加入可远程操控的“杀毒开关”或控制机制,以防范技术滥用。但NVIDIA明确表示,此类设计不仅不存在,也绝不应该存在。硬编码的单一控制点本质上是安全隐患,一旦被攻击者利用,将导致系统全面瘫痪,严重威胁全球数字基础设施的稳定与信任。 NVIDIA深耕芯片设计逾三十年,始终坚持“纵深防御”的安全理念——通过多层防护机制确保系统安全,而非依赖单一控制手段。历史上,此类“后门”设计已留下深刻教训。1990年代美国国家安全局(NSA)推出的“Clipper芯片”计划,试图在加密系统中内置政府密钥托管机制,结果因技术漏洞频发、用户信任崩塌而彻底失败。该事件证明,任何强制性后门都会成为攻击者的目标,反而削弱整体安全。 有人将智能手机的“远程擦除”功能类比为GPU的杀毒开关,但这种类比不成立。前者是用户自主控制的可选软件功能,而硬件级的远程关停开关则是完全脱离用户控制的永久性缺陷,如同在汽车上安装一个由厂商掌控的远程刹车系统——这不仅不安全,更是对技术主权与用户权利的严重侵犯。 NVIDIA始终支持透明、开放的软件生态,提供诊断工具、性能监控、漏洞报告与及时补丁,所有操作均在用户知情与授权下进行。这才是负责任的安全实践。相比之下,硬编码的杀毒开关是危险的硬件陷阱,会动摇美国科技产业的全球信誉,损害国家经济与安全利益。 硬件安全必须超越政治分歧,成为不可妥协的底线。NVIDIA的芯片中没有后门,没有杀毒开关,没有间谍程序。真正的可信系统,从不依赖漏洞来换取控制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