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天前

基于有效感受野的坏点测试

Bum Jun Kim, Hyeyeon Choi, Hyeonah Jang, Dong Gu Lee, Wonseok Jeong, Sang Woo Kim
基于有效感受野的坏点测试
摘要

深度神经网络已在多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但其内部工作机制尚不明确。在本研究中,我们探讨了卷积神经网络(CNN)的两种反直觉行为。首先,我们评估了感受野(receptive field)的大小。以往研究致力于增大或调控感受野的尺寸,然而我们发现,感受野的大小并不能有效反映分类准确率。将感受野大小作为性能优劣的表征指标并不恰当,因为它仅反映网络的深度或卷积核尺寸,而未能体现宽度(width)或基数(cardinality)等其他关键因素的影响。其次,我们基于有效感受野(effective receptive field)分析了对输出有贡献的像素。直观上,每个输入像素应对最终输出具有相似的贡献。然而,我们发现部分像素处于“部分失活”状态,对输出的贡献微乎其微。我们揭示,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CNN的网络结构,并进一步探讨了缓解该问题的解决方案。有趣的是,在常规分类任务中,这类失活像素的存在反而有助于CNN的训练过程;但在需要捕捉微小扰动的任务中,失活像素会降低模型性能。因此,在CNN的实际应用中,必须充分认识并考虑此类失活像素的存在及其影响。

基于有效感受野的坏点测试 | 最新论文 | HyperAI超神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