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年 6 月 14 日,第六届北京智源大会在中关村展示中心开幕,海内外的专家学者围绕人工智能关键技术路径和应用场景,展开了精彩演讲与尖峰对话。在「智慧医疗和生物系统:影像、功能与仿真」论坛上,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副院长、心血管研究所所长、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智源联合实验室牵头人李建平教授以「临床心肌缺血预测手段及困难」为题,分享了 AI 在冠心病诊断以及临床心肌缺血预测等方面的全新探索与实践。
如李建平教授所言,「正是因为临床存在需求,我们才借助新技术,来解决难点、卡点和痛点。」目前,李教授团队已经利用 AI 技术在心肌缺血方面产出了多篇重磅论文,为冠心病病人的诊断与治疗提供了全新思路,并将目光从心脏拓宽至肾脏,有望让 AI 在临床医学方面发挥出更大的价值。
HyperAI 超神经在不违原意的前提下,对李建平教授的深度分享进行了整理汇总,以下是演讲实录。
今年已经是第六届北京智源大会,但我是第一次参加,作为一个心血管科医生,进入会场后我感到特别震撼。今天见到各个会场爆满、甚至有嘉宾是站着参会的情况,可以感受到大家迎接和拥抱新技术的热情与激情。其实,无论是北大医院,还是我们科室,很早就关注到了新技术的应用。借此机会,我也有幸和大家汇报一下自己的工作。
我的演讲主题为「临床心肌缺血预测手段及困难」。可以看得出来,正是因为临床存在需求,我们才借助新技术,来解决难点、卡点和痛点。
冠心病有两大类型,一类是稳定性冠心病,也叫慢性冠脉综合征;另一类是不稳定的,也叫急性冠脉综合征,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急性心肌梗死,对于急性冠脉综合征,即使经过抢救也可能有不好的愈后,但稳定的冠心病病人的临床愈后相对较好。
从诊断上讲,即使最危重的急性冠脉综合征,包括急性心肌梗死和不稳定心绞痛,其临床诊断相对容易,治疗指征和预后判断相对清楚。而慢性冠脉综合征的病人在诊断和治疗上依然存在争议。目前,针对这类人群的诊断方法主要分为无创和有创两大类,如何选择更优诊断方法、检查方法,背后牵扯到很多问题。我们特别关注稳定心绞痛的病人,希望提升这类病人的诊断准确、干预准确和预后。
在冠心病的治疗手段中,药物治疗是基础,随后的介入治疗属于微创手术。很多冠心病病人因为微创手术可以避免开胸做搭桥,这是治疗技术的一次革命性的改变。
尽管冠心病的诊疗路径清晰,但操作起来也有困难。目前,大量临床诊断的「冠心病」,其实做了很多没有必要的有创检查,尽管国内外有很多相关的指南建议,但医生之间的策略差异大,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面临许多困难,这就亟需发展并推广针对稳定型冠心病的无创诊断方法。
欧洲对于临床稳定的冠心病病人诊断流程中,首先是判断症状是否典型。如果是典型的心绞痛症状,一般而言,医生即使不做任何检查,也有较高的把握判断其是否患病。这有点类似于中医大夫「望闻问切」的基本功。这个案例其实是诊前的可能性,即根据病人的症状判断病人后续患病的可能性有多大、下一步该做什么检查。
常规体检中一般都有一项检查叫做心电图,部分医生会根据心电图诊断患者有心肌缺血,这其实非常不科学。一般情况下,只有在诱发病人犯病的时候,心电图才可能发现问题,这种检查叫「运动实验」,就是在运动的时候做心电图。如果当患者的心肌氧耗量增加时,心电图出现明显的缺血性变化,一旦停止运动心电图又可以恢复,这个诊断可以有 80% 以上的把握度判断出患者是否存在问题。
通过 CT 造影的 CTA 也是一种无创技术,相当于给病人做穿刺动脉后进行冠状动脉造影,进而通过 CTA 查看血管是否有斑块、狭窄以及缺血症状。
此外,无创的检查方法还包括运动试验的负荷心电图、冠状动脉 CTA 、负荷的超声心动图、负荷核素心肌灌注显像等等,对于诊断或者排除病症可能性都有各自的准确性。
冠状动脉远端连接和心肌细胞接触的微血管占到 90% 以上,CTA 或者冠状动脉造影看到的血管仅占比不到 10% 。这么庞大的血管床有非常好的调节能力,如果一边窄了,可能远端又会扩张,所导致的结果就是心肌细胞并没有缺血,这就容易造成不精准的评估,而不精准的治疗就可能造成治疗过度或者治疗不足。
因此,临床上对于稳定的冠心病病人,在评估介入治疗好还是药物治疗好的时候,往往很难得出最优的结果,这就和前面讲的临床个人经验完全不一样。
对于临床收治的病人,如果我们判断其应该做冠状动脉造影与支架治疗,会有很多病人在治疗中都明显获益,症状得到显著改善。但在临床研究方面,如果进行大样本随机对照研究就会发现,介入治疗并没有在优化药物治疗的基础上显示出太多优势,即使我们给病人放一个支架、两个支架,它能够进一步改善病人的情况、提升病人的生活质量,但在再发心梗、死亡等硬指标的改善方面并没有明显获益。
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我们没有对病人的冠状动脉缺血做很好的功能学评估。
冠状动脉从粗到细,小的冠状动脉只有 100 微米以下,做冠状动脉造影的时候并看不到,但是这部分小的冠状动脉占到了绝大部分的比例。
因此,我们从冠状动脉上有了功能学指导下的治疗——FAME 系列的研究,通过一个压力导丝把压力感受器放到冠状动脉的狭窄处,比如在血管上有一个 70% 的狭窄,当我们把压力感受器放到病变远端后,微循环可以有调节功能,通过对微循环进行最大程度的扩张,暴露病变导致的血液在病变前后的压力阶差,如果压力阶差大,就提示它有缺血的状况。
过去,我们做了基于冠状动脉造影的 caFFR 。 caFFR 的好处是不需要压力导丝,通过算法就能把功能学计算出来。当然,CTFFR 能够更进一步,在还没有做造影的时候就算出 FFR 。
* 论文标题:Accuracy of computational pressure-fluid dynamics applied to coronary angiography to derive fractional flow reserve: FLASH FFR
* 论文链接:10.1093/cvr/cvz289
caFFR 是我们和企业合作,已经上市的产品,而且发表了很好的文章。
* 报道:https://www.leaderobot.com/news/2059
* 论文标题:Coronary Angiography-Derived Index of Microvascular Resistance
* 论文链接:10.3389/fphys.2020.605356
我们还获得了北京市的首发基金重点项目,主要就是评估基于心肌应变的 IMR 评价,IMR 就是做微循环阻力指数。
朱天刚教授是国内超声的专家,超声心动图是超声上面非常简便的数值,叫做「心肌应变」。心脏的搏动不是像气球一样吹起来和缩回来,而是在收缩的过程当中,有无数个心肌细胞在做非常复杂的力学的协调运动,会导致像拧毛巾一样运动的最有效的泵血。我们去测这样的心肌应变,也可以反映存在心肌缺血。
Left Ventricular Endocardium Automatic Tracing Software 是我们和佐治亚大学和清华大学的人工智能团队合作,基于自己的数据做的初步结果,当时研究设计的结果还不错,通过心肌应变达到了预测心肌缺血的比较理想的结果。
关于缺血,我们从心脏关注到了肾脏,肾动脉也有狭窄的问题,肾脏也有缺血的问题。我们发现确实有很多机会,也有很多挑战。我个人的感受是,这个领域需要跨学科的人才。虽然现在有了医工交叉融合,我们也和智源成立了人工心脏的联合实验室,但我们还是觉得临床医生在这个角度上参与的还是不足,我们希望能够和专业的人有更深入的合作,也更希望有这方面的人才可以加入我们医院。
李建平教授于 1992 年毕业于北京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1998 年获得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学博士学位,1999 年至 2003 年在哈佛大学做博士后工作。自 2003 年回国至今,李建平教授主要从事冠心病的介入诊疗工作,是中国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培训项目冠心病介入导师,北京市心血管介入质量控制和改进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
李建平教授主要从事冠心病介入治疗,开展高血压、冠心病等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相关临床和基础研究。在 H 型高血压与脑卒中一级预防、无创冠状动脉功能学评估、空气污染中细颗粒物与早期动脉粥样硬化机制研究等方面,结合我国人群特点开展研究,创新理论和实践,实现产业转化,做出突出贡献。
在科研领域,李建平教授在 JAMA 、 Cardiovascular Research 、 ATVB 等心血管顶尖杂志发表多篇学术论文,以第二完成人的身份荣获本领域研究奖励 4 项,包括 2011 年中华医学科技奖二等奖「降压联合降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预防国人卒中」、 2012 年华夏医学科技奖一等奖「H 型高血压脑卒中防治的转化医学研究」、 2016 年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中国脑卒中高发成因和精准预防的研究与转化」、 2016 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脑卒中精准预防策略的转化应用」。主持科技部重大专项以及国家自然基金、首发基金等多项研究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