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音控制 Vs 隔空交互,无接触电梯哪家强?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众多科技公司用技术的力量,为疫情防控做出了贡献。无接触电梯按钮也在网络走红,成为医院、写字楼等场所的新宠儿。
疫情爆发后这段时间以来,避免交叉感染一直是防控工作的重中之重。
作为狭窄密闭且人流量较大的公共工具,电梯自然成为了交叉感染的高危隐患。而广大人民纷纷和病毒「斗智斗勇」,于是电梯里出现了保鲜膜、牙签等各种按电梯「神器」。

前段时间,思必驰推出了声控电梯,用户通过话语命令,就可控制电梯的运行。大家可以回顾一下《电梯按键成危险区?试试用语音控制》。
最近,安徽合肥又出现了空气电梯按钮,把科幻电影里的场景搬到了我们身边。
隔空点击,科幻成真
3 月 2 日,首台空气成像无接触电梯按钮终端,在安徽合肥高新区正式投用。充满科幻感的场景引起热议。
据介绍这是全球首台空气成像无接触电梯按钮终端
据介绍,该设备利用空气成像技术,使用者只需要在空中「点击」屏幕,就能抵达目的楼层,从而避免接触按钮导致的病毒交叉感染。
该设备外观和玻璃很类似,工作原理可以简单理解为,通过玻璃把按钮影像,倒映到对称位置的空气当中,结合一定的交互装置后,用户就可通过在空气中操作影像,而无需真实介质。

在电梯上,会加载一个终端产品并结合电梯原有的系统进行连接,操作响应时间小于 30ms 。
据了解,该终端由合肥高新区安徽东超科技有限公司打造。该公司以精密光学技术为重点研发方向。
此次推出的「空气成像」电梯按钮终端,利用自主专利技术,设备核心光学显示模组采用等效负折射率光学平板透镜(DCT-plate)技术。这一技术通过光场重构原理,将发散的光线在空中重新汇聚,从而形成不需要介质承载的实像,结合体感互动装置实现人与实像的直接交互。

价格方面,设备供应方表示,现在单台产品统一售价为 15000 元左右。
目前合肥的高新区管委会、安徽省投资大厦、安徽省省立医院全部都有试点,下一步可能会在杭州、北京等外地试点。
声控 vs 空气成像,谁是最强电梯?
这两种方案都为疫情防控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但它们存在哪些差异呢?我们对这两种电梯按钮终端方案各方面进行了对比:
对比项目 | 声控电梯 | 空气电梯 |
操作简易程度 | 部分品牌需特定语音唤醒,如思必驰声控电梯,需使用「小美小美」语音指令唤醒 | 无需唤醒,隔空点击即可 |
准确率 | 思必驰声控: 语音识别率 >95%;可识别普通话、方言、外语 | 暂无数据 |
响应速度 | 完全离线语音识别,无需网络,响应零延时 | 毫秒级延迟,响应时间小于 30 毫秒 |
改造时间 | 对电梯的改造分为前装和后装,后装只需要对人机交互模块进行改动,较省时;前装则需要花费 1 天或更多时间 | 改造流程简单,1 小时内即可完成 |
改造价格 | 声控设备的成本在 4000 元左右,随着批量化生产,未来成本有望降至 1000 元左右 | 单台产品统一售价 15000 元 |
隐私安全 | 泄露声音隐私 | 设备由可视角度可保护用户界面,达到防偷窥的目的 |
由此看来,声控和空气成像电梯各有优劣,哪个是你心目中的「最强电梯」呢?
无论哪种方案,现在的电梯技术改造都是基于疫情的特殊情况,迎合了目前的需求。而电梯本身作为省时、机械化的代步工具,直接点按方式还是最现实和方便的。
看起来,当下的疫情似乎为这些技术的落地提供了机会,不过,也是借此契机,我们得以看到近年来正是技术的快速发展与成熟,才能够在如此短时间内快速实现无接触操作。
虽然疫情只是暂时的,但这两种方案仍然可以应用在其它场景,比如智能家居、空间管理等。无接触操作,也许是未来的趋势之一。
—— 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