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揭教育短板:经济学家呼吁改革教学体系
15 天前
著名经济学家、乔治梅森大学教授泰勒·考恩(Tyler Cowen)近日指出,人工智能正在迫使教育体系直面其深层问题——当前的教育模式已严重滞后于时代发展。在与播客主持人阿兹姆·阿扎尔的一次对话中,考恩强调,随着AI工具如ChatGPT的普及,学生几乎可以随时随地获取无限知识,传统教育方式正面临根本性挑战。 “这意味着我们必须承认,作业已经过时了,”考恩说,“那些依赖机器评分的标准化考试,也早已不再适用。”他指出,当学生用AI写论文、生成复习资料或理解复杂概念时,许多教师的关注点却仍停留在如何“抓作弊”,而非思考教育本身应如何变革。 考恩认为,真正的问题不是学术不端,而是教育机构的惯性与僵化。现行体系过度强调分数和排名,而这些恰恰是AI时代最无价值的能力。“整个系统都在激励学生拿高分,但这个技能很快就会被淘汰。”他呼吁教育模式进行彻底转型,从死记硬背和标准化测试,转向以导师制为核心、注重批判性思维与适应能力培养的新模式。 “教师应该更像导师,而非评分机器,”考恩说,“这虽富有意义,但耗时极多,无法用公式化方式实现。” 然而,他对教育机构的改革前景并不乐观。“我们似乎完全僵化了,无论是人员调整还是流程改革,几乎看不到任何变化。”他坦言。 与此同时,科技巨头正加速布局AI教育赛道。OpenAI推出ChatGPT的“学习模式”,通过引导而非直接回答,帮助学生深入思考;谷歌则发布“Gemini for Education”,整合AI生成的测验、教案和教学视频,试图从学习源头渗透课堂。 这些动作背后,是巨头们对未来的预判:谁能赢得今天的课堂,谁就可能主宰明天的职场。面对压力,部分教师开始利用AI优化教学,重构评估方式,努力让学习更有意义,而非仅仅“防作弊”。
Related Links
Business Ins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