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Headlines

英伟达与英特尔50亿美元合作背后:联手挤压AMD市场空间

8 天前

英伟达与英特尔宣布达成一项价值50亿美元的战略合作,外界普遍解读为两者联手“围剿”竞争对手AMD。尽管英伟达CEO黄仁勋在联合发布会上强调,这一合作并非转向x86架构,也未改变其对Arm路线的承诺,更不影响与台积电的制造合作,但其核心意图却清晰可见:抢占AMD长期占据优势的整合式CPU+GPU市场。 AMD凭借同时具备高性能CPU和GPU的能力,在游戏主机(如PS4/PS5、Xbox系列)和轻薄笔记本领域占据主导地位,尤其是其最新推出的Strix Halo(即Ryzen AI Max)芯片,集成了顶级的CPU与图形处理单元,并拥有高达128GB的共享内存,足以在轻薄设备上运行大型AI模型。这正是英伟达此前忽视的“未被充分服务”的市场——对体积、功耗和成本敏感的笔记本、平板和便携设备。 黄仁勋坦言,这一市场目前“未被英伟达充分覆盖”。如今,英伟达将通过采购英特尔CPU,将其与自家GPU结合,推出面向服务器和客户端的新一代集成芯片。黄仁勋明确表示,英伟达将成为英特尔CPU的“主要客户”,用于其大规模服务器平台,这标志着英伟达首次大规模采用x86架构芯片。 尽管英伟达仍将继续推进基于Arm的自研CPU,并计划未来扩展至桌面市场,但此次合作显然意在扩大其在主流计算市场的影响力。同时,英特尔也希望通过与英伟达合作,提升其在先进制程和芯片封装技术(如Foveros 3D堆叠)上的竞争力。 然而,关于芯片制造地点、是否由台积电代工、以及是否会在美国本土生产等关键问题,双方均未明确表态。英特尔CEO拉里·邓肯表示,相关决策将“逐步推进”,而英伟达则强调“灵活性”是关键。 总体来看,这场合作并非简单的商业联盟,而是一场针对AMD核心优势的精准打击。未来,消费者有望看到性能更强、能效更优、价格更亲民的集成芯片,推动笔记本、游戏设备和AI边缘计算的进一步发展。

Related Li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