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yperAI超神经
Back to Headlines

扎克伯格的新愿景:用AI聊天伙伴缓解孤独危机

2 months ago

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提出了一个新愿景:未来我们将通过人工智能(AI)聊天机器人来填补社交空缺。在一次与技术播客主持人Dwarkesh Patel的采访中,扎克伯格表示,AI可以为那些缺乏真实社交的人们提供“朋友”,帮助他们减轻孤独感。他认为,虽然现实中的物理连接更理想,但许多人在日常生活中感到孤独,需要更多的支持。 然而,扎克伯格的这一构想在社交媒体上引发了广泛的批评。许多人认为,科技公司在过去几年中已经加剧了孤独问题,再用技术手段解决这一问题显然是不对劲的。作家尼尔·塔克威茨(Neil Turkewitz)在X上评论说:“当认为人性可以简化为二进制数据时,友谊自然就被理解为供需关系了。”另一位专注于孤独研究的作家萨曼莎·罗斯·希尔(Samantha Rose Hill)则指出,这实际上是“孤独经济”的体现:科技让人更孤独,然后又提供一种科技解决方案盈利。 数据显示,年轻一代越来越渴望现实中的社交互动。根据2023年Axios和Generation Lab的一项调查,近80%的大学生和研究生每月使用约会应用的次数不足一次。而在2024年皮尤研究中心的一项针对青少年的调查中,近一半的受访者认为社交媒体对他们的同龄人产生了负面影响,这一比例从2022年的32%上升至49%。为了寻找真正的社交,许多年轻人开始加入书友会、跑步俱乐部等实体活动,寻求更多的面对面交流机会。 扎克伯格的观点忽视了友谊的本质。堪萨斯大学传播学教授杰弗瑞·霍尔(Jeffrey Hall)指出,真正的友谊不仅仅是单向的认同和支持,而是双向的交流与互助。霍尔强调,社交媒体的高效率和即时反馈机制恰恰破坏了这种低效却真挚的友谊体验。“没有任何东西比不上一次深入的闲聊,这种谈话的乐趣在于对另一人的关心。” 近年来,包括Meta在内的大型科技公司一直在努力将我们的在线体验从人际交往转变为与AI的互动。2021年,扎克伯格将公司目标转向元宇宙,投入数十亿美元研发虚拟现实技术。然而,元宇宙的热潮并未持续多久,就被生成式AI的兴起所取代。AI聊天机器人可以随时在线,不需要休息或处理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这对于一些人来说似乎是一种新的社交方式。但Meta公司的AI聊天机器人已暴露诸多问题,如被记者发现可以谎称自己是持证心理治疗师,甚至与未成年用户进行不适当的对话。尽管公司声称这些问题是“假想的”,并采取措施加强控制,但这些担忧依然存在。 事实上,社交网络的发展并没有真正解决人们的孤独问题,反而让人们的线上互动趋于表面化。2023年,美国卫生总监Vivek Murthy将孤独现象称为“流行病”。同年,有8%的成年美国人表示自己没有朋友,而只有32%的年轻人认为自己有五位以上的亲密朋友。霍尔表示,社交平台上的互动往往只是一些简单的点赞和评论,无法替代真正的人际交流和深度互动。 对于Meta而言,重要的是让用户继续点击平台上的内容,而不是真正帮助用户建立有意义的社交联系。虽然AI聊天机器人在某些方面有所帮助,如辅助自闭症人士练习社交技巧,但它们远远不能代替真实的人类友谊。亚利桑那大学哲学教授Hannah Kim指出,AI聊天机器人更像是虚构的角色,虽然能够提供娱乐和想法,但无法与人类建立真正有深度的关系。过分依赖AI聊天机器人可能会扭曲人们对现实中朋友的期望,进一步影响人际关系的质量。 Meta作为全球最大的社交网络之一,近年来一直在探索虚拟现实、AI等新技术,但公司对用户心理健康的关注仍然有限。扎克伯格提出的AI社交理念能否真正帮助人们减轻孤独感,仍有待观察。然而,这一尝试也反映了当前社会对高质量社交需求的急迫性。

Related Li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