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yperAI超神经
Back to Headlines

科学家证明:通用量子纠缠纯化协议根本不可能实现,需为特定系统量身定制降噪方案

12 小时前

一项新研究揭示了量子纠缠噪声净化的不可能性 最近,来自芝加哥大学普利兹克分子工程学院(UChicago PME)、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和微软的研究团队在《Physical Review Letters》上发表了一项重要研究。这项研究表明,在量子系统中设计一种通用的量子纠缠净化协议(Entanglement Purification Protocol, EPP)来对抗噪声是不可能的。 量子纠缠是指粒子之间产生超越经典物理限制的相互关联,这种关联被认为是未来量子技术的基石,包括安全通信、云量子计算和分布式传感等应用领域。然而,量子纠缠非常脆弱,环境中的噪声会随着时间推移导致纠缠态的退化。为了恢复和提高这些噪声化纠缠态的保真度,科学家们通常采用EPPs。EPPs通过组合多个存在噪声的纠缠对,试图提取出更少但噪声更低的纠缠对。尽管如此,现有的输入独立型EPPs并不能保证在所有情况下都能提高纠缠态的保真度。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研究生Allen Zang和Xinan Chen领导的研究团队首先在一组广泛使用的EPPs中测试了这种“通用性”假设。结果发现,即便在数学上所有可能的净化方法中,“通用性”仍然无法实现。没有一个EPP能够在所有可能的量子系统中提高纠缠态的保真度。 该研究团队强调,这并不意味着EPPs没有用处,而是说明寻找一种适用于所有情况的通用净化方法是徒劳的。相反,研究人员应该专注于根据具体量子系统的特性和错误模型来定制解决方案。 这一发现对量子通信网络的设计有深远的影响。在这些网络中,纠缠态需要在长距离上传输、存储和生成,而盲目应用净化协议(不了解系统的确切状态)可能会适得其反。研究结果指导科研人员应更多地关注特定系统的独特特性,而不是浪费时间去寻找不存在的通用解法。 业内评价与公司背景: 量子技术领域的专家认为,这一发现为开发高效的量子通信和计算系统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尽管没有通用的净化方法,但通过深入了解具体量子系统的特性,科研人员可以制定更加有效的错误管理策略。这三位主要作者分别来自不同的顶尖机构,展示了多学科协作在前沿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Related Li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