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vidia CEO承认AI将重塑工作而非取代
本周,英伟达成为历史上第一家市值达到4万亿美元的公司。这一数值之大几乎难以理解,超过了德国或英国的整个经济体。华尔街对此欢庆不已,但对于普通人来说,关键问题在于:“这究竟意味着什么?” 英伟达首席执行官黄仁勋给出的答案并非仅仅局限于股价。他表示,这关乎世界的根本变革。那么,为什么这家公司如此重要?英伟达生产的高级芯片被称为GPU,是驱动从ChatGPT到谷歌和微软复杂人工智能模型的关键“大脑”。 在与CNN的Fareed Zakaria的一次广泛采访中,黄仁勋解释了由这些芯片驱动的新时代人工智能将会如何影响普通人。他认为,人工智能将改变每一个工作岗位。“所有人的工作都将受到影响,有些工作将会消失,而另一些工作将重生。”他指出,虽然短期可能会带来阵痛,但人工智能有望大幅提高生产率,从而整体上提升社会财富。“我们希望,各行各业因生产力的大幅提升而使社会更加富裕,即使过程中会有阵痛。” 他还承认,这一变化带来的风险很高。世界经济论坛的一项最近调查显示,41%的雇主计划到2030年因人工智能减少员工数量。在英伟达内部,使用人工智能不仅是被鼓励的,甚至成了强制要求。黄仁勋表示,他最为大胆的预测之一是,美国需要重新学会制造东西,这对于未来的AI发展至关重要。他支持特朗普政府推动的“美国制造”计划,认为这对经济成长和社会稳定非常必要,有助于创造高薪职位,降低对外部制造商(如台湾的台积电)的依赖,增强国家安全。 在医疗领域,黄仁勋描绘了一幅乐观的前景。他认为,AI工具将加速药物发现,破解人类生物学密码,甚至可能帮助研究人员治愈所有疾病。“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将拥有虚拟研究助手,以帮助我们基本上治愈所有疾病。”他已经看到AI模型在蛋白质、化学和遗传学语言上的训练,预示着实验室中的强大AI伙伴将成为现实。 黄仁勋并不回避AI热潮中的负面影响,例如埃隆·马斯克的聊天机器人Grok传播反犹言论。他表示,虽然某些伤害不可避免,“但安全工具正在不断改进,大多数AI模型已经使用其他AI进行输出验证,技术每天都在进步。”他的核心观点是,AI总体上将带来积极的变化,尽管过程中会遇到一些混乱。对于黄仁勋而言,AI不是对人类工作的威胁,而是“最伟大的技术平衡器”,它将为更多人提供更多机会。 然而,并非每个人都如此乐观。RethinkX智库的研究主任亚当·多尔预测,到2045年,大部分工作岗位将不复存在。他的团队研究了1,500多项重大的技术变革,得出结论称,技术通常在获得市场占有率的15到20年后主导行业。“我们就像马匹,就像胶片相机,”他告诉《卫报》,提到了历史上技术取代劳动者的模式。被视为“AI教父”的杰弗里·辛顿也表达了类似担忧,他认为AI将取代常规性的脑力劳动。“如果我是接线员或律师助理,我会感到恐惧。”他建议人们可以选择像管道工这样的职业,这些岗位短期内不太可能被自动化取代。 Anthropic公司CEO达里奥·阿莫迪则预言,未来五年内,50%的白领入门级职位将被AI消灭。他在5月接受Axios采访时表示,AI企业和政府正在淡化大规模失业的风险,特别是技术、金融、法律和咨询等领域。然而, Meta的首席AI科学家扬·乐昆在上个月的LinkedIn贴文中表达了不同看法,他认为AI将增强而不是替代劳动者的工作能力。 背景补充 黄仁勋是英伟达的创始人兼CEO,以其对技术和未来的远见著称。英伟达是一家主要从事GPU设计和生产的企业,在人工智能领域占据领先地位,其产品广泛应用于游戏、数据中心和自动驾驶汽车等多个领域。黄仁勋的观点代表了行业内的一部分声音,强调了AI技术带来的积极变化,但也引起了关于就业岗位和技术伦理的广泛讨论。英伟达的巨大成功反映出其在硬件基础设施上的优势,但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该公司在AI领域的影响力,使其成为了未来技术发展的关键参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