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Headlines

千亿美元基建大单点燃人工智能革命热潮

4 天前

人工智能的爆发正催生一场规模空前的基础设施建设竞赛。为支撑AI模型的训练与运行,全球科技巨头正投入巨资建设算力中心和云服务网络。据英伟达CEO黄仁勋估算,到本世纪末,全球AI基础设施投资或将高达3000亿至4000亿美元,其中大部分资金来自AI企业自身。 微软对OpenAI的10亿美元早期投资被视为当代AI浪潮的起点。2019年,微软不仅注资OpenAI,更将其确立为独家云服务提供商,后续投资逐步转为Azure云资源,累计接近140亿美元。这一合作极大推动了Azure的销售,也助力OpenAI获得关键算力支持。但近年来双方关系逐渐松动,OpenAI已不再独家依赖Azure,转而寻求多元算力渠道。2023年,OpenAI又获得英伟达1000亿美元的GPU采购支持,进一步拓宽算力来源。 与此同时,甲骨文(Oracle)凭借与OpenAI的巨额合作迅速崛起。2025年6月,甲骨文披露与OpenAI达成300亿美元云服务协议,超过其前一财年全部云收入。同年9月,双方再签一份为期五年、价值3000亿美元的算力供应协议,计划自2027年起启动。尽管OpenAI尚无如此庞大的资金储备,但该协议已使甲骨文跃升为全球AI基础设施的核心玩家,其股价一度飙升,创始人拉里·埃里森甚至短暂成为全球首富。 Meta的投入同样惊人。马克·扎克伯格宣布,公司计划至2028年在美国投资6000亿美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2025年上半年,Meta支出已比去年同期增长300亿美元,主要用于AI研发。其重点包括两个超大规模数据中心:位于路易斯安那州的“Hyperion”项目,占地2250英亩,预计耗资100亿美元,提供5吉瓦算力,并与当地核电站合作解决能源问题;另一座位于俄亥俄州的“Prometheus”数据中心,将于2026年启用,采用天然气供电。 然而,大规模建设也带来环境压力。马斯克的xAI在田纳西州建设的混合数据中心,因使用多台天然气涡轮机,已成当地主要空气污染源,被指违反《清洁空气法》。 此外,2025年特朗普连任后宣布“星门”(Stargate)计划,联合软银、OpenAI与甲骨文,拟投入5000亿美元在美国建设AI基础设施,被称“史上最大AI基建项目”。尽管初期引发巨大关注,但因资金与协调问题,进展放缓。目前,八座数据中心已在德克萨斯州阿比林开工,预计2026年底完工。

Related Li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