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yperAI超神经
Back to Headlines

MIT新成像技术mmNorm:毫米波助力精准3D重建,微软大力支持

9 days ago

麻省理工学院(MIT)的研究团队最近开发了一种名为 mmNorm 的新型成像技术,该技术利用毫米波信号实现了对隐藏物体的高精度 3D 重建。毫米波,即 30~300GHz 频段的电磁波,具有穿透塑料容器、内墙等常见障碍物的特性,能够在物体表面形成反射,实现非视距物体的三维成像。然而,以往的技术在处理精细物体时,如家居用品,精度往往较低,限制了它的实际应用。此次,MIT 的研究人员通过改进信号解析算法,大幅提升了重建精度。 mmNorm 技术的关键在于其独特的信号解析方式。传统的毫米波成像技术忽略了镜面反射现象,即只有当物体表面正对雷达天线时才能反射信号回接收器,而 mmNorm 则能够捕捉到物体表面各角度的镜面反射信号,通过对信号反射角度、时间和强度进行精确计算,准确推断物体表面每一处的方向(表面法向量)。这使得 mmNorm 可以从多个角度重建物体表面,进而生成高精度的三维模型。 为了验证 mmNorm 的有效性,MIT 研究团队将其与当前最先进的成像方法进行了对比,在超过 110 次实验中,对 60 多种不同材质的日常物品进行了测试,包括带手柄的马克杯、银器和电钻等。结果显示,mmNorm 的重建准确率高达 96%,远高于当前最高水平 78% 的准确率。这意味着,机器人可以更精确地在杂乱环境中定位和抓取小部件;AR 设备可以更真实地呈现被遮挡的物体图像;智能家居设备可以通过毫米波信号实现无接触手势识别,无论用户身处何处。 尽管 mmNorm 的成像效果令人振奋,但其仍然存在一些局限性。该系统暂时无法穿透金属或过厚的墙体进行成像,这可能会限制某些特定应用的发展。研究团队表示,未来将进一步优化该技术,提高对低反射率物体的成像效果,增强穿透力,并不断提升分辨率。 这项工作的主要负责人之一,来自 MIT 的研究助理 Laura Dodds 认为,mmNorm 不仅是一项重大的技术创新,更是对现有毫米波成像认知的一次颠覆。Dodds 对此寄予厚望,希望能够看到这项技术在未来几年内得到广泛应用,尤其是在机器人、AR 和智能家居领域。 业内专家认为,mmNorm 的出现填补了高精度 3D 成像领域的空白,为机器人和自动化技术提供了更强大的感知能力。这项技术得到了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MIT 媒体实验室及微软公司的联合资助,彰显了其技术的重要性和潜在的应用前景。微软作为全球领先的技术公司,一直以来都密切关注前沿技术的发展,此次资助体现了他们对 mmNorm 技术的认可和支持。

Related Li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