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Headlines

2025未来科学大奖揭晓:七位科学家因揭秘鸟类起源、开创拓扑材料与革新数据存储荣膺殊荣

19 天前

2025年8月6日,未来科学大奖揭晓,七位在生命科学、物质科学及数学与计算机科学领域取得突破性成就的科学家获奖,每人将分享约720万元人民币(等值100万美元)的奖金。该奖项自2016年设立以来,已成为大中华地区最具影响力的科学荣誉之一,被誉为“中国的诺贝尔奖”。 生命科学奖授予三位古生物学家:季强、徐星与周忠和。他们通过系统性化石发现与深入研究,为“鸟类起源于恐龙”这一科学假说提供了决定性证据。季强在辽西地区发现世界首例带羽毛非鸟恐龙化石,推动了相关研究的开端;徐星提出“四翼恐龙”概念,揭示飞行演化关键环节;周忠和作为孔子鸟化石发现者之一,通过系统发育分析确立鸟类为兽脚类恐龙的演化支系。三人的成果发表于《科学》《自然》等顶级期刊,彻底改变了古生物学界对鸟类起源的认知。 物质科学奖由方忠、戴希、丁洪三位科学家共同获得,表彰他们在拓扑电子材料领域的开创性贡献。方忠与戴希发展出完整的理论计算方法,率先预测拓扑绝缘体与Weyl半金属等新型材料;丁洪则通过角分辨光电子能谱技术,首次在实验中观测到Weyl费米子,为理论提供关键实证。他们的工作将拓扑学与凝聚态物理深度融合,推动了量子材料研究的前沿。 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授予卢志远博士,以表彰其在非易失性半导体存储技术(NVM)领域的引领性贡献。他在高密度4比特/单元存储、深度纳米级BE-SONOS器件及三维垂直沟道NVM等关键技术上实现突破,显著提升存储密度与可靠性。其成果支撑了人工智能、云计算和移动通信等关键产业的发展。卢志远曾任AT&T贝尔实验室研究员,长期深耕半导体领域,拥有150余项国际专利,曾主导台湾DRAM自主化研发,对全球半导体产业影响深远。 未来科学大奖周将于10月22日至26日在香港举行,届时将举办科学峰会并举行颁奖典礼,汇聚全球顶尖科学家共襄盛举。

Related Links

2025未来科学大奖揭晓:七位科学家因揭秘鸟类起源、开创拓扑材料与革新数据存储荣膺殊荣 | 头条 | HyperAI超神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