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AI初创公司前必须问的5个关键问题
在加入AI初创公司前,员工应提前了解关键问题,避免未来陷入被动。随着硅谷AI行业交易方式的变化,大科技公司不再单纯收购初创企业,而是通过技术授权或招募核心人才的方式介入,这使得员工可能被分到不同阵营,部分人获得优厚待遇,而其他人则面临不确定性。 Varun Mohan是Windsurf的创始人,此前与OpenAI的收购谈判失败,最终公司被拆分,CEO和核心团队被谷歌高价挖走,其余员工则被另一家初创公司Cognition收购。类似情况在AI行业屡见不鲜,许多投资者预计这种新型交易模式将持续,因为AI技术发展迅速,企业不愿等待漫长的监管审批。 Alpha Partners的管理合伙人Steve Brotman建议,员工应深入了解公司的股权结构和治理模式,避免辛苦工作后发现期权价值缩水或退出机会受限。他建议关注公司资金状况、收入、支出以及投资方背景,判断其是否具备长期发展的潜力。 Menlo Ventures的Deedy Das认为,员工最应评估的是对创始人的信任程度。创始人掌控公司几乎所有决策,包括薪酬、期权发放和退出机制。他建议员工在入职前了解创始人是否值得信赖,是否能保障团队利益。 Autograph的联合创始人Hari Raghavan则建议,员工应要求创始人签署书面承诺,确保在期权和退出方面公平对待员工。Emergence Capital的合伙人Jake Saper也提醒,员工应仔细审查合同条款,如期权加速兑现、退出安排和留任奖金等,这些细节在Inflection和Windsurf的案例中都至关重要。 2024年,微软挖走了Inflection AI的创始人Mustafa Suleyman,Meta则以140亿美元收购Scale AI 49%股份,并聘请其创始人Alexandr Wang加入Superintelligence团队。而Scale AI最近裁员14%,并透露公司尚未盈利。 Saper最后强调,员工应审视初创公司的商业模式,判断其是否具备独立发展的能力。如果公司主要价值在于人才,大科技公司很可能很快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