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yperAI超神经
Back to Headlines

罕见明快中文打字机原型在斯坦福大学安家,开启学术研究新篇章

5 天前

斯坦福大学图书馆最近获得了一台极为罕见且意义重大的“明快打字机”(MingKwai)原型机。这台机器被认为是第一台拥有键盘设计的中文打字机,发明于1940年代。 故事的起因源于今年早些时候,Jennifer Felix 和她的丈夫在纽约州打扫其已故祖父的地下室时,意外发现了一件外形类似40年代打字机的奇怪物体,上面刻有中文字符。为了确定这件物品的身份,他们在社交媒体上寻求帮助,发布了一篇帖子询问该物品是否具有价值及如何处理。令他们没想到的是,这篇帖子迅速引起了大量的关注和响应,包括来自全世界的打字机专家、学者、博物馆策展人和收藏家纷纷提出购买意向。 其中一位评论者向 Felix 推荐了斯坦福大学学者 Thomas Mullaney 的著作《中文打字机:一部历史》(The Chinese Typewriter: A History)。Mullaney 书中专门有一章描述了“明快打字机”。在与 Mullaney 进行沟通后,Felix 意识到这台机器的历史重要性,决定将其捐赠给斯坦福大学。她说:“我不想让这个独一无二的历史遗物再次消失。” “明快”打字机的发明者是中国出生的作家、翻译家和文化评论家林语堂。他在1940年代发明了这台72键的机械装置,它的工作原理与传统的打字机不同。按下一个顶部行的键会触发机器内部的旋转,按一下中间行的键则会触发第二次旋转,使8个汉字显示在林语堂称之为“魔眼”的小窗口中。最后,打字员通过按下底部行中的编号键选择所需字。Mullaney 表示,“林语堂的这台机器将书写过程转变为一种搜索行为,这是历史上首次将‘搜索’和‘写作’结合在一起,预示了如今我们所说的计算机输入法。” 1947年,Carl E. Krum 公司制造了这台原型机。然而,由于资金不足和缺乏市场兴趣,林语堂在一年后不得不将原型机和商业权利出售给 Mergenthaler Linotype 公司。该公司从未批量生产过这种打字机,后来原型机也失去了踪迹,仅通过专利文档和相关文件为历史学家所知。 斯坦福大学的东亚洲图书馆主任 Regan Murphy-Kao 说,这台“明快”打字机创造性地解决了中文语言中超过80,000个字符如何装入合理尺寸的机器这一难题。它使用三键操作和“魔眼”视窗进行单次印刷,而这些字符并不直接对应键盘上的符号。Murphy-Kao 表示,“我很高兴有机会保管、保存并使这台罕见的原型机可供学术研究使用。” 斯坦福大学图书记主管 Michael A. Keller 称赞这是通过 Jennifer Felix 的善意及 Bin Lin 和 Daisy Liu 家族基金会的支持做出的一项重要发现。该基金会不仅捐资购买了这台“明快”打字机,还提供了维护基金,确保这台机器能够被妥善保存并用于未来的学术研究。 业内专家认为,这台“明快”打字机不仅是中文书写工具的一次巨大突破,更是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先驱。林语堂的创新性思维为后来的汉字输入方式奠定了基础。斯坦福大学的研究人员和学生将有幸接触到这台历史性的机器,继续探索其科学和技术价值。

Related Li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