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T-5消费者发布反响平淡,但在核心能力上悄然突破
尽管GPT-5在面向消费者的发布中遭遇冷遇,用户体验反馈不佳,导致OpenAI不得不恢复使用GPT-4服务,但这款模型在企业市场的进展却迅速且强劲。如今,OpenAI正将重心转向企业端,力求在AI竞争中抢占关键高地。 GPT-5虽在消费者层面表现平平,但已在企业客户中赢得广泛认可。初创公司Cursor、Vercel和Factory已将GPT-5设为部分核心产品默认模型,看重其更快的部署速度、更优的复杂任务处理能力以及更具竞争力的价格。Vercel表示,GPT-5在代码生成和多步骤任务协调方面已超越此前主导该领域的Anthropic的Claude模型,尤其在产品原型设计和创意生成上表现更佳。 Box公司CEO Aaron Levie称,GPT-5在处理长篇逻辑性强的商业文档(如租赁合同、产品路线图)时展现出前所未有的推理能力,堪称“突破性进展”。企业用户更关注AI在自动化流程中的表现,而GPT-5在多步骤任务执行和上下文理解上的提升,正契合这一需求。 OpenAI已组建超过500人的独立企业销售团队,由COO Brad Lightcap领导,不再完全依赖微软Azure作为唯一入口,客户可直接通过OpenAI API接入模型,掌控产品体验。这种自主性增强了其在企业市场的谈判能力。 尽管投入巨大,运营成本高昂,OpenAI预计2024年将烧掉约80亿美元。但企业市场的增长势头强劲:GPT-5的API使用量激增,编码与智能体构建任务处理量翻倍,复杂推理任务使用量飙升八倍以上。 与此同时,Anthropic凭借在企业端的早期布局,已建立深厚根基。其Claude模型已嵌入亚马逊Prime、Alexa、AIG,并广泛应用于医药、零售、航空和专业服务领域,客户平均支出同比增长超五倍,多产品使用率超半数,且营收在半年内增长17倍,单月收入达10亿美元。 然而,GPT-5的性能与价格优势正迅速改变格局。Qodo测试显示,GPT-5在识别关键代码漏洞方面表现领先;Lovable创始人称其更“智能”“更主动”;Factory则因更低的推理成本,让客户更敢自由试错。 总体来看,GPT-5虽未赢得消费者欢心,却正以卓越的性能和灵活定价,加速攻入企业核心业务场景,成为OpenAI实现商业突破的关键一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