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崛起冲击维基百科用户流量
5 天前
人工智能正悄然冲击维基百科的人类访问量。负责运营维基百科的非营利组织——维基媒体基金会近日发布报告称,与2024年同期相比,过去几个月其人类用户访问量下降约8%。这一数据变化源于基金会对“人类流量”与“机器人流量”的重新识别方式,此前发现巴西地区曾出现异常增长的访问量,实则多为自动化程序所致。 基金会产品高级总监马歇尔·米勒指出,这一下降趋势主要归因于生成式人工智能和社交媒体对信息获取方式的重塑。如今,搜索引擎越来越多地利用AI直接在搜索结果页提供答案,而这些答案往往源自维基百科内容,却不再引导用户点击原文。同时,年轻一代更倾向于通过YouTube、TikTok等平台获取信息,而非传统百科网站。 米勒警告,这种流量下滑可能带来连锁反应:维基百科依赖全球志愿者撰写和编辑内容,若用户减少,参与度可能下降,影响内容质量;同时,依赖个人捐赠维持运营的基金会也可能面临资金压力。 讽刺的是,尽管大多数大型语言模型(LLM)都依赖维基百科的数据进行训练,但它们却在无形中削弱了这一信息来源的生存基础。为此,维基媒体基金会呼吁AI公司、聊天机器人、搜索引擎和社交平台在使用维基内容时,应主动引导流量回流至维基百科,以形成良性循环。 为应对挑战,基金会正加强内容使用的合规管理,推动更清晰的署名机制,并探索在YouTube、TikTok、Roblox和Instagram等平台上通过短视频、互动游戏和聊天机器人等形式触达年轻用户。此外,基金会本月还推出了“维基数据嵌入项目”,将约1.2亿条开放数据转化为更适配AI使用的格式,旨在为AI提供高质量、免费的数据支持,提升其回答准确性,实现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