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勒昆呼吁全球共建开源AI模型:共享数据,共创知识库
Meta公司的首席人工智能科学家杨立昆(Yann LeCun)在不久前的巴黎AI行动峰会上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愿景,认为所有国家都应该为共享的开源人工智能模型贡献数据。根据杨立坤的说法,这一全球协作模式将通过分布式的数据中心来训练,每个参与国可以使用自己独有的数据源,而这些数据源可以保持保密。然而,它们会共同构建一个包含全人类知识的大型模型。“这个知识库将超越单一实体,无论是国家还是公司所能处理的范围。”他举例说,印度不会简单地将其所有语言和方言的知识库交给某家科技公司,但如果能够确保这个模型是开源的,并在全球范围内共享,印度将会非常愿意参与这种训练方式。 要实现杨立昆的这一目标,各国需要谨慎处理与其相关的法规和立法。“我们不希望看到的是,各国出台的法规或法律无意中阻碍了开源项目的发展,”他在讲话中强调。相反,他主张应该制定鼓励开源项目的政策,以此促进国际合作和技术进步。他补充道,“我认为在不久的将来,前沿的人工智能系统将会具备引起重大全球风险的能力。这不仅仅是关乎某个国家的问题,而是整个世界都需要面对的风险。” 这一理念不仅得到了Meta公司内部的支持,也引起了其他行业领袖的关注。OpenAI的首席执行官山姆·阿尔特曼(Sam Altman)同样强调国际监管的重要性。他去年在一个播客节目中表示:“我相信有朝一日,前沿的人工智能系统会对全球造成显著危害,而且这种影响会远远超过任何一个国家的边界。因此,我希望看到由国际机构对最强大的系统进行合理安全测试的制度建立起来。” 对于杨立昆的提议,业内专家普遍持积极态度。他们认为,这种全球合作的方式有助于提升人工智能的安全性和透明度,同时也能促进资源贫乏国家的技术发展。Meta作为全球领先的科技巨头之一,拥有深厚的研发实力,尤其是在机器学习和自然语言处理领域。公司近年来不断加大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投资力度,致力于推动相关技术和应用的进步。 总之,杨立昆提出的全球共建开源AI模型的构想得到了广泛支持,这不仅能促进技术的快速发展,还能有效平衡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利益。不过,要真正实现这一目标,仍然面临着来自立法、技术等方面的诸多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