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yperAI超神经
Back to Headlines

摩根大通进军私营公司研究领域,与OpenAI合作开展新探索

2 days ago

摩根大通扩展研究范围至私营市场 近日,摩根大通(JPMorgan Chase)宣布将扩大其研究覆盖范围,新增对未上市公司的追踪分析。此举由该银行全球研究主管侯赛因·马利克(Hussein Malik)宣布,他在内部备忘录中指出:“这一新举措旨在拓展我们对私有公司的覆盖和研究,这些公司正逐步成为不同行业的关键角色,特别是在新经济领域。” 背景来看,近年来许多创始人和董事会选择更长时间保持公司私有状态,导致私营公司首次公开募股(IPO)的平均年龄从十年前的6.9年增加到了如今的10.7年,晨星公司(Morningstar)的数据显示。这背后的推动力部分来自于像OpenAI和SpaceX这样的公司在私募股权和风险资本的支持下,获得了空前的资金规模。据Pitchbook估计,目前私人市场的资本规模已达到18.7万亿美元,预计到2029年底将达到24万亿美元。同时,在2020-2023年间,美国已有大约1200家私企达到了独角兽身份(估值超过10亿美元),远高于2016-2019年间的330家。显然,这些私营企业在经济和资本市场中的地位日益重要,理解它们的影响对于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至关重要。 马利克进一步解释说,摩根大通此次的研究方向将以人工智能(AI)和技术软件为核心,不包含传统的估价、价格目标或评价。他强调,这一服务的目的在于帮助投资者客户获取结构化信息,并跟踪新兴破坏者及其对公司所在领域的潜在影响。“了解这些私有公司的状况及其如何作用于现有行业,是当下及未来公共和私有市场投资者进行明智投资决策的关键因素。”这反映出华尔街正在适应私有企业影响力上升的趋势,寻求提供更多的相关洞察以满足市场需求。 值得注意的是,摩根大通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杰米·戴蒙(Jamie Dimon)在过去就多次公开讨论过“公开上市公司在美国金融体系中作用逐渐减小”的问题,他指出自1996年以来,美国公开上市公司的数量已经从高峰时期的7300家减少到了现在的4300家。他对这种趋势表达了担忧,“这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并且可能变得更加严重”,同时发出了反思“我们希望看到这样的结果吗?”的质疑。 摩根大通发布首个针对OpenAI的报告 作为扩大私有市场研究计划的一部分,摩根大通最近还发行了关于OpenAI的第一份报告,这家公司正是引发了华尔街AI热潮的背后驱动力。马利克提到,在这份特殊的券商报告中,摩根大通不会提供如股票评级等常规分析内容,而是侧重于挖掘AI以及软件行业内私营企业的深层价值与影响分析。 北美洲在全球独角兽企业中处于领先地位,拥有超过1000家估值接近4万亿美元的大规模初创企业。由于私企在推动传统行业转型中的重要作用逐渐凸显,加上投资人对其早期阶段的关注日益增多,华尔街对此类公司信息需求的攀升也成为了金融机构策略调整的一个重要动因。 对于这一新的研究趋势,《财富》杂志评论称:“随着越来越多行业领先私营企业推迟公开上市,这些企业吸引了越来越大的投资份额,这也促使机构投资者更加紧密地跟踪这些企业的动态。”这一变化不仅体现了资本市场的新格局,也预示着投资者们需要更新他们的分析工具和方法来评估未来的市场力量所在。 摩根大通作为美国最大的商业银行之一,此次扩展私有市场研究反映了银行业界对私营技术企业增长潜力的认可与重视,同时有望为其客户提供更多具有前瞻性的指导和支持。此举或许可以看作是银行业面对新技术发展趋势作出的一项重大调整,对于促进资本的有效配置有着积极作用。

Related Li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