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商务部长澄清:机器人回归≠就业流失,高技能岗位将成制造业新趋势
美国商务部长霍华德·卢特尼克(Howard Lutnick)在接受CNBC采访时再次强调,虽然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可能会促使一些工厂回流到美国,但大多数生产工作将会由机器人完成。这一言论引起广泛关注,因为许多人担心自动化会导致大量制造业岗位消失。卢特尼克试图澄清,这些高科技工厂将创造大量高薪岗位,如技术员和维修人员,薪酬在每年7万到9万美元之间,甚至有部分职位可达15万至20万美元。 今年2月,卢特尼克就曾因类似言论受到批评,当时他提到,美国工人将主要从事“拧螺丝”或简单琐事的工作,而大部分生产任务将由机器人完成。最近一次采访中,他再次表示,例如iPhone这类产品,未来将通过高度自动化的生产线在美国制造,而非依靠海外劳动力。卢特尼克还透露,自己与苹果CEO蒂姆·库克(Tim Cook)讨论了这一问题,库克表示需要解决机器人的规模和精度问题后才会考虑将生产转移回美国,但并未提供具体时间表。 卢特尼克坚持认为,这些变化将为美国带来高价值、高性能的就业岗位,而低附加值的生产将继续由其他国家完成。他认为,这种模式有助于推动美国经济的发展,并使美国工人能够获得更好的职业前景。然而,他的一些观点引发争议,例如建议美国的未来可能需要几代人都在美国工厂工作,这种理念与传统“美国梦”的概念相悖,传统意义上,美国梦意味着父母辛勤努力为了让下一代拥有更多社会流动性,实现财富增长。 尽管卢特尼克坚称自己的发言被曲解,他仍面临不少质疑。许多人认为,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已经对美国企业造成负面影响,而自动化可能并非解决方案,反而会加剧劳动力市场的分化。值得注意的是,在他发表此次言论后,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上涨了300点,这或许反映了市场对于贸易缓和的期待,尽管卢特尼克提到的具体贸易协议并未得到证实。 业内人士分析指出,虽然自动化确实能提高制造效率和降低成本,但其对就业市场的影响复杂多变。一方面,它将创造新的技术和管理岗位,但另一方面,也可能削减大量的中低技能工作岗位,导致社会的不公平现象进一步加剧。同时,美国政府需要出台相应的教育和培训计划,帮助现有劳动者适应未来的高技能需求。TSMC(台积电)等公司在美建厂的举动,也被视为政府政策和市场需求共同作用的结果,显示美国在全球供应链中的地位逐渐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