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yperAI超神经
Back to Headlines

电影制作者用AI和300美元打造未来诗篇:《孟加拉机器人会梦见电子泰戈尔吗?》

14 days ago

阿莱姆·侯赛因是一位奥克斯纳德学院的媒体艺术与文化副教授,同时也是一名独立电影制作者。他最近利用AI技术制作了一部科幻短片《Do Bangladroids Dream of Electric Tagore》,整部影片的制作成本只有300美元左右。此前,侯赛因已经制作过一部故事长片和大约15部短片,这些作品大多围绕科学幻想展开,探索了边缘化社群的故事。他的首部长片成本约为3万美元,而这部最新的短片之所以能够以低预算完成,主要归功于他对AI工具的巧妙使用。 在制作过程中,侯赛因订阅了Midjourney这款图像生成AI工具,并使用了ElevenLabs的免费版本AI语音生成工具,此外还聘请了一名配音演员。整部影片设定在未来50年左右的新泽西州,讲述了一个失败的机器人起义后,幸存的机器人通过背诵孟加拉作家泰戈尔的诗歌来回忆家乡的故事。这个设定受到了菲利普·K·迪克的小说《仿生人会梦见电子羊吗?》和据此改编的电影《银翼杀手》的启发,但侯赛因试图从一个更加多元化的视角重新探讨人与机器的关系,尤其是南亚背景的影响。 侯赛因认为,在当今这个多元的世界里,我们的祖先可能来自不同的地方,但我们生活在一个完全不同的环境中。这一概念不仅适用于人类,也适用于物品和衣物,很多美国人都会惊讶地发现,他们所穿的衣服可能是孟加拉国制造的。因此,他在影片中设想了一个未来世界,其中大量来自其他国家的机器人被带到美国服务,而它们依然保留着对家乡的记忆。这种设定让观众反思自己对待他人的方式,以及在某些情况下我们可能成为压迫者而非受害者。 侯赛因参加了Curious Refuge的AI电影制作课程,学习如何更好地使用这些工具。他生成了数千个机器人的图像,从中选出最符合需求的设计。他表示,虽然许多人批评AI不能制作高质量的艺术作品,但他认为这部短片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准。每一个镜头和故事点都由他自己构思,感觉对影片有着深刻的作者身份。 尽管如此,侯赛因对于是否应该通过这部影片牟利感到非常矛盾。他认为AI技术显然侵犯了知识产权,并有可能导致人们失业。此外,由于AI能耗巨大,其广泛应用还会加剧气候变化。因此,尽管他在艺术上取得了成功,但伦理和环境问题使他内心充满了冲突。 业内人士认为,侯赛因的尝试显示了AI在低成本创意领域的潜力,但也突显了该技术在道德和法律上的复杂性。他的背景和经历使其成为探讨这一话题的理想人士,既具备技术实践能力,又能从社会文化角度提出深刻的问题。

Related Li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