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C进军AI眼镜,非Meta也非雷朋
随着XR头显市场持续萎缩,智能眼镜正迅速抢占原本属于虚拟现实(VR)设备的消费市场。HTC,这家曾以Vive系列VR头显闻名的公司,虽在消费级VR领域难以抗衡Meta Quest的性价比优势,但如今正凭借新款智能眼镜“Vive Eagle”尝试重新切入市场。这款产品直接对标Meta的Ray-Ban智能眼镜与Oakley HSTN系列,成为当前智能眼镜热潮中的又一有力竞争者。 Vive Eagle采用时尚透明塑料框架,配备1200万像素超广角摄像头、双扬声器及四麦克风阵列,搭载高通AR1 Gen 1芯片,内置32GB存储空间,支持快速充电——从0到50%仅需不到10分钟。其电池续航表现不俗,连续播放音乐可达4.5小时,待机时间超36小时。HTC强调其音频体验出色,漏音极低,音量大且低音饱满。 在AI功能方面,Vive Eagle与Meta设备高度相似:支持AI语音助手,具备图像与文本识别能力,可实时翻译13种语言,帮助用户识别文字、翻译菜单或路牌。用户还能通过语音指令设置日程、记录提醒、获取餐厅推荐,甚至利用AI“记忆”功能记住曾见过的人或车辆停放位置。这些功能需通过HTC的“Vive Connect”应用激活。 尽管硬件参数与Meta产品接近,但HTC的最大挑战在于价格与市场布局。目前Vive Eagle仅在台湾发售,售价约15,600新台币(约合535美元),若未来进入北美或欧洲市场,价格或会调整。但即便如此,仍将面临来自小米、华为等中国厂商的激烈竞争——部分国产AR眼镜已实现近8小时连续音乐播放。而Meta尚未发布的“Hypernova”AR眼镜,据传将搭载微型抬头显示器,售价或达1000美元。 此外,HTC此前推出的Vive Focus Vision头显因价格高昂(1000美元)、采用老旧的菲涅尔镜片和性能落后的芯片,未能赢得市场。如今,若想在智能眼镜赛道真正立足,HTC不仅需要更具竞争力的价格,更需在显示技术、交互方式或应用场景上实现突破,否则仍难摆脱“模仿者”标签。 目前,Meta、谷歌、三星乃至传闻中的苹果,均在布局AI智能眼镜,这场“戴在脸上的未来”之争已全面打响。HTC的Vive Eagle虽起步谨慎,但能否借AI东风打开新局,仍待市场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