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Headlines

AI助力新加坡病理学家高效应对病例压力

5 天前

在新加坡,人工智能正成为病理医生应对日益复杂诊疗需求的重要助手。新加坡综合医院解剖病理学部门主管陈志良医生表示,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患者往往同时患有多种疾病,诊疗难度显著上升。 过去,一个前列腺活检可能只需评估四个指标,如今则需处理更多细分参数,单个病例的组织样本数量可达20至30份,工作量较以往增加10到20倍。然而,病理医生人数有限,难以按比例扩充,这种压力已难以为继。正是在此背景下,AI被寄予厚望——它能帮助医生在更短时间内识别关键病灶,提升诊断效率与准确性。 陈医生从事医学信息学已有二十多年,早在十年前就接触过基于机器学习的数字病理技术。2020至2021年,新加坡综合医院与AI新加坡合作,开发AI算法用于区分两种易混淆的乳腺肿瘤:纤维腺瘤与叶状肿瘤。该系统旨在提升诊断信心,辅助制定更精准的治疗方案。 尽管AI潜力巨大,但并非万能。其表现高度依赖训练数据质量。若样本来自不同实验室,染色或处理方式有差异,AI可能出现误判。例如,它可能将折叠的组织误认为异常病灶,而经验丰富的医生能灵活应对新情况,避免机械套用分类。 目前,AI仍需“人机协同”——医生必须保持审慎,结合电子病历、影像报告等临床信息,做出综合判断。AI的局限性在于缺乏真正的理解与适应能力,难以应对复杂多变的真实世界。 陈医生强调,AI不会取代医生,但未来没有AI能力的医生将难以胜任工作。AI将重塑医疗实践方式,推动医生掌握新技能,提升专业标准。长远来看,AI将成为病理学不可或缺的伙伴,助力医疗质量持续提升。

Related Links